知情意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传统心理学观点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认知心理学观点信息加工过程行为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特性个体行为个体意识无意识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大方法)观察法适用范围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概念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优点适用范围大简便易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的材料比较真实缺点存在偶然性,不能解释因果关系难以进行重复观察,结果难以检验和证实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对象的出现(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的结果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概念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类实验室试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优点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缺点主试效应研究者的期待和态度等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被试效应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对于复杂性为无法测量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eg.爱概念是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基本要求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一致性效度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标准化编制量表的过程和施测过程系统化、科学化,对结果的解释要严谨、客观、科学优点简便易行种类多,灵活方便编制严谨、结果可靠结果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方便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缺点不可避免的受经验和文化的影响一般为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映过程对施测者要求较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测量技能调查法概念就某一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让其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方法分类问卷法访谈法测查法评价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较为常用概念某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方法优点可以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能够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缺点研究案例过少,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个别情况,在概括结论或推广结果时,必须持谨慎态度概念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的方法优点可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相关研究可以进行验证数量化指标明确,具有方向性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以进行进一步研究缺点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相关不等于因果)主要的心理学流派(7大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钠研究对象直接经验(意识)主要观点历史评价刺激引起历史渊源哲学基础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唯理论17世纪-18世纪美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经验论直接来源19世纪中叶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连结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认为构成人心里世界的基本成分感觉——知觉的元素意象——观念的元素激情——情绪的元素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心理状态贡献局限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开创了现代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内容: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观点: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方法: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创始人),杜威,安吉尔研究对象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四反对四主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意识流)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研究方法历史评价客观观察法,实验内省法贡献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局限意识观的矛盾倾向生物主义的倾向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研究对象行为主要观点美国心理学家1913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标志着诞生三反对三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方法反对行为的遗传决定论,主张环境的作用研究方法历史评价实验法、观察法、言语报告法、条件反射法贡献局限认为心理、意识和灵魂是主观的,不能加以观察、测量和证实,作为研究对象,不能跻身科学之列认为心理学家需要研究的只有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推动心理学的客观研究,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很大反响其强调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构造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研究对象意识、认知现象(知觉、学习、思维等)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研究方法历史评价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实验法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及其在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研究对象无意识、潜意识主要观点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中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研究方法催眠疗法梦的解释(释梦)自由联想生活史法历史评价贡献不仅对心理学,甚至对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0标志)《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局限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过度强调无意识,与意识对立起来夸大性欲的作用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泛性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研究对象人格主要观点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把人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重视自我,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研究方法历史评价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整体分析个案研究贡献被称为是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主张人性本善,注重对人性的研究,具有人为关怀的思想对传统心理学的某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研究理念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局限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许多主张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其理论难以得到到检验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现代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具有认知心理学的思想研究对象信息加工过程主要观点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人脑能对信息进行积极加工)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运用研究方法反应时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历史评价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认知神经科学科学家们认为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特点心理学的任务基本任务探索心理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的脑机制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技能形成过程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心理与环境人的心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周围环境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领域普通、生理、发展、社会、教育、医学、工业(包括管理、工程、劳动、消费、人事)、军事心理学研究取向(5大研究)能影响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范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的研究心理分析的研究(心理动力学取向)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本主义研究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eg.众因共果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人格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自然实验控制条件不够严格,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稳定性准确性注意事项取样的代表性社会赞许性优点运用容易,收集数据快缺点不够严谨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用个案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到重要作用使心理学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S-R 刺激引起的反应eg.给我一沓婴儿,我能够使他成为任何人主观唯心,基本观点正确开拓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其他新兴流派 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乐观(主观幸福感:向下比较)进化心理学强调自然选择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代表人物:巴斯eg.配偶选择...描述问题和解释问题...发现问题...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分化,走上独立发展的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分化,走上独立发展的标志...适应性:对一个物种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本能反应...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67年奈瑟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观察者偏差、观察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