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维
自我意识
社会认知
社会态度
自我意识
与自我有关概念
自我过程
自我与文化
(马库斯&北山)
社会知觉
社会判断:社会舆论→人/事
归因理论
归因偏差
概述
测量
形成
改变
偏见
特点:客观性,矛盾性,形象性,独特性,倾向性
构成(厌食控)
定义:个体参与自我觉知的习惯倾向;主我&客我
自我控制-行为
自我体验-情绪
自我认识-认知与评价
抑制作用
发动作用
自我参照效应:记忆的自我参照
体像:躯体知觉
自证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期望影响;罗森塔尔效应
自我检控
自我障碍:准备理由解释失败
自我表演
自我效能:能够胜任/有效;班杜拉
提升&确认
自尊
自我差异(希金斯)
自我觉知
自我图式
自我概念-"我是谁"
米德-社会互动理论:有意义交流→自我&现实 整合;
自我概念:定义自己 思想+感情
构建过程
定义
评价(自尊)
与众不同(自我认定/自我认同)
存在(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社会比较
他人的反馈
自己的行为
认知心理——对自我结构的认知
马库斯&沃夫——自我概念;分类&提取 经验
信息加工观;自我信念
巴斯
把自己当注意对象 心理状态
公众自我觉知——看重他人
内在自我觉知——坚持自己
现实自我
应该自我——责任&义务(现有努力)
理想自我——目标&成就(完美)
现实&理想-抑郁沮丧
现实&应该-焦虑激怒
两个不一致
提高自尊
确立
定义:与情绪有关;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积极评价
控制环境 成功经验
擅长方面
向下比较
防卫机制
自我障碍
自我服务(自我归因)
自我确认:注意&寻找 与自我概念相符信息的 倾向
自我提升:自我美化;利于正面自己
策略6
自我展示,显露
高/低自我检控
观察他人→控制自己
种类
定义:影响 自我意识形成 &自我意识方向/目标 心理加工过程
自我表现:行为→形成/维持/加强印象
自我增强:利于自己
自我评价:肯定&否定
依赖型自我:与他人关系(东亚关系)
独立型自我:内在品质(西方文化)
内隐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偏差
概述:对人的知觉
特性:主观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影响因素
认知启发
预言自动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自证预言;最初错误→行为→现实(霍桑效应)
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某种印象→评估所有
首&近
近因:后>初,熟人
首因:第一印象,初>后,不熟的人
策略
定义:走捷径,感知最明显最必要信息
锚定&调整启发:某个锚定点→调整;自己
可用性/可得性启发/便利法则:容易被回忆&联想
表征性/象征性启发:典型信息/事件相似程度
熟悉&情感卷入
内隐
投射
情绪
内隐自尊:对主体自我 无意识的积极评价&态度
内隐刻板印象:对某社会/阶层
研究方法:反应时法、词干补笔、投射
社会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
阿伯拉姆森-归因风格理论
琼斯&戴维-对应推论理论
凯利-三维归因理论
韦纳-归因理论(三维)
海德-归因理论
罗特-控制点理论
外控
内控
归因原则
事件原因
排除原则
共变原则:原因&结果同时出现
归因结果→影响 个体成败
3个维度
4种原因
运气
难度
能力
努力
可控制&不可控制归因
稳定性&不稳定性归因
内归因&外归因
书上一个表格
三种信息
原则
三方面
环境背景
刺激物
行动者
独特性
一惯性
一致性
折扣原则
共变原则(借鉴海德)
条件
定义:归因于内在特质
自由选择性
非期望&非顺从性
乐观型-相反
抑郁型
积极-归因外部不稳定局部因素
消极-归因内部稳定整体因素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自我贬损:用消极逃避责任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自我服务偏差
基本归因错误
原因
对他人行为 归因内部稳定特征,低估情景
行动者 突出
对结果负责信念
原因
定义:自利偏差;良好行为-居功;不好行为-否认责任
印象管理理论
动力因素
接受信息差异
回忆自己容易
自己的容易被注意
原因
定义:观察者把他人行为归因内因;行动者把自己行为归外因
信息来源不同
着眼点不同
功能:效用、知识、自我保护、价值表达
概念
反应倾向(行为)
好恶情感(情)
认知因素规定态度对象(知)
生理反应法
行为观察法
投射法
问卷法
量表法(自我评判法)
语义分化-奥斯古德&苏西
总加量表-利克特
等距-瑟斯顿
态度形成的认知理论
影响因素
个体
环境:社会、家庭、同伴、团体
模仿&观察学习
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联结学习
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
计划行为理论(Ajzen)
知觉到的控制感
主观规范
指向行为的态度
对信念的评价
对行为结果的信念
动机
他人期望
态度改变理论
改变态度的方法
活动参与
团体影响
角色扮演
劝说宣传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关系的协调性;P-O-X模型,最少付出原则
减少&消除
条件
定义:态度与行为不一致→不舒服
新旧经验矛盾
文化价值冲突
违背逻辑
观念层次冲突
改变行为
减少选择感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增加认知
改变态度
歧视
克服
影响
原因
概述
特点
含义:不以事实为根据,情感占多
先入为主
过度类化
认知成分→刻板印象
有限/不正确 信息来源
心理动力理论
认知理论-分类、图式、认知建构
社会学习理论-父母/新闻媒体宣传
团体冲突理论-争夺资源
人格反常
替代性攻击
社会生活:破坏协调&和谐
他人行为:罗森塔尔效应
知觉:性别偏见
自我检控
直接接触
受教育
社会化
原因
概述
特点:族群利益
含义:特定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