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概述 一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病程不同的疾 病。临床表现涉及感知、思维、情感、认知和行为 方面的异常,这些表现在不同的患者及同一患者的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多起病于青壮年,疾病对患者 的影响通常严重而持续。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重 性精神疾病之一,但其本质特征尚未明了。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 神经发育 心理社会因素 临床表现 前驱期症状 躯体改变 情绪改变 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行为改变 部分青少年首发强迫症状 显症期症状 阳性症状 幻觉 妄想:频率最高的症状之一(被控制感、被害、关 系、嫉妒、钟情、非系统等) 瓦解症状群:思维形式和过程障碍、怪异行为、紧 张症、不适当情感 阴性症状 快感缺乏 意志减退 情感迟钝 社交退缩 言语贫乏 焦虑抑郁症状 激越症状 攻击暴力 自杀 定向、记忆、智能 自知力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特点 幻听 被控制感 妄想性知觉 思维鸣响 思维插入 思维被撤走 思维被广播 显著持久的行为改变 阴性症状 紧张性行为 联想障碍 转瞬即逝妄想 幻觉 超价观念 与文化不相称根本不可能的持续性妄想 病程特点 大多持续性病程 少数发作间歇期基本恢复 其他特点 一级亲属阳性家族史 躯体、NS、实验室影响、精神生化检查等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心境障碍 协调性 原发症状 病程 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时间上相关 精神症状多出现在意识障碍背景上 体检、实验室阳性发现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分裂样精神障碍:病程不足一个月 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躁狂或抑郁 妄想性障碍:妄想结构严密不荒谬;思维有逻辑; 行为情感与妄想一致;无智能人格衰退;一般无幻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无前驱症状突然起病3个月 内缓解 焦虑与强迫障碍 症状特征 观察、治疗反应 自知力 人格障碍 症状特点 表现的变化 详细经历 病程与预后 预后 病程特征有很大异质性 病程的变化前5年最大,之后平台期 预后差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心境障碍 病程和结局差异与所选诊断标准有关 长期结局难以预料 近半数平均6年明显改善 预后好 女性 已婚。职业功能高。 初发年龄较大 阳性症状为主 情感症状较多 家庭社会支持多 治疗及时系统维持服药依从性好 性格开朗 人际关系好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原则 依从性 疗效耐受性 长期计划 既往治疗 年龄 性别 经济状况 药物选择 阳性症状 奥氮平 氨磺必利 利培酮 两作用机制不同的药适当治疗不佳 奥氮平 口服药依从性不佳 长效注射针剂(2代) 药物使用原则 早期 适量 足疗程 单一用药 个体化用药 药物治疗程序 急性治疗期(4-6周)控制症状,防止继发损害 巩固治疗期(6个月)防止复燃,恢复社会功能 维持治疗期(时间不定)防止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合并用药原则 持续出现焦虑、抑郁、敌意等症状 合并相应药物对症治疗 适当药物(含氯氮平)阳性症状仍持续 合并ECT 合并TMS 合用增效药物 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 单用ETC 苯二氮卓类 情绪稳定剂 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社会技能训练 家庭干预 心理教育 家庭危机干预 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治疗 社区服务 个案管理 主动式社区治疗 其他 个体治疗 小组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辩证行为治疗 艺术治疗 职业训练 认知训练